在线咨询
七成颈椎痛来自神经根
2023-11-22
来源 : 生命时报
作者 : 吴小涛
生命时报特约专家 吴小涛

主讲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主任 吴小涛

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是不少伏案人群的常见困扰,其中会计、记者、设计师、程序员、学生等人群更易“中招”。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4种主要类型。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主要病变为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窄导致颈神经根受压,多见于第4~7颈椎,好发于30~50岁,主要症状为头颈、肩及上肢疼痛(有时是刀割样痛,有时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或麻木等;肌力减弱,如胳膊、手没劲儿;颈部僵直,脖子和肩膀感觉很紧张,有的地方按压痛。

脊髓型颈椎病最危险、致残率高,且治疗难度非常大,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好发于40~60岁,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步态不稳,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力;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纽扣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吃饭;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病变为椎间盘退变、椎体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好发于30~45岁,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昏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眼胀、多泪、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口干、味觉改变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情绪不稳定、血压不稳定等;多汗或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这些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站与坐时症状明显,躺时会好转;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症状明显,休息后好转。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骨刺压迫椎动脉或血管变异导致供血不足,好发于30~40岁,主要症状为头晕、眩晕,头转一侧头晕加重,严重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上述类型中脊髓型颈椎病虽少见,但是最严重,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所以,颈椎病一经发现应尽早治疗。对于某些轻度颈椎病可试用非手术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多数需要手术治疗。临床发现,有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在早期仅表现为手指麻木或握力减退。对于此类患者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减轻脊髓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则有病情加重的危险。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术式各不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从颈部后路行颈椎的椎间孔镜技术,精准定位下将椎间盘的韧带、骨刺清除,松开神经根,缓解病人的疼痛。这类手术很微创,切口只有8毫米到1厘米,术后病人恢复快,一个月就能回归生活。脊髓型颈椎病一般采用颈椎前路脊髓减压融合术,或颈椎后路的颈椎椎管开门手术,是一种间接的脊髓减压。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通过介入方法治疗,在椎动脉的血管内放支架,使血流顺利通过。

很多颈椎病患者惧怕手术治疗,担心伤了脊髓导致瘫痪。目前颈椎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相对安全,操作器械也比以前先进,比如超声骨刀的使用能大大减少脊髓等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有脊髓神经实时监测,让医生能及时发现神经波形的改变,这样就大大减低了因手术造成脊髓损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