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节气,冷热交替。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推荐食疗
川贝炖雪梨
[配料]:雪梨5个,川贝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后,与川贝同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滋补,润肺化痰。
国内首批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之一
“治未病“健康工程发起和实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