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改善乳糖不耐受
2024-11-12
1.选用"低乳糖"或"无糖"的乳制品:
酸奶中的乳酸菌(如嗜热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含有B-半乳糖苷酶,能够分解乳糖,降低酸奶的乳糖含量,并有助于减轻肠道症状。
通过工艺水解乳糖或分离去除乳糖来降低乳糖含量。有研究表明,分离去除乳糖过程中也可能会减少乳制品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如钙)应注意在选择这类乳制品时日常饮食中需增加深色蔬菜、豆类等。对乳糖极度敏感的人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乳糖水解后对糖尿病者血糖可能产生影响。
2.选用小份量,逐步增加耐受
首先限制乳糖的摄入量,并随后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含乳糖乳制品的摄入量,改善肠道症状。乳糖有利于结肠中乳糖消化相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增强结肠乳糖的消化吸收,减轻不耐受中国营养学会认为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也无需回避乳制品和乳糖。牛奶(4.7g乳糖/100g液体)和山羊奶(4.5)乳糖含量无明显区别,发酵后的乳糖含量则有一定下降,如酸奶3.0、硬奶酪0.1。
乳糖的耐受剂量在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据国外研究和共识认为大多数乳糖不耐受者能够单次当乳糖 剂耐受约12g的乳糖(约250ml牛奶)。当乳糖剂量增至24g时,不耐受症状会显著增加。
3.改变摄入方式,避免空腹饮用牛奶
在食用乳制品时,与谷物、蔬菜、水果等食物一同摄入。这种混合方式可以有效减缓乳糖在肠道内的吸收速度,以降低不耐受症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
4.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协助
益生菌能够改变肠道pH值,帮助消化乳糖为B-半乳糖,并对肠道活动和整体结肠微生物群产生积极影响。益生元能选择性促进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提高乳糖消化能力,还能提高肠道乳糖酶活性,从而增强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
5.使用乳糖酶制剂
乳糖酶是一种能够分解乳糖的酶,在食用乳制品之前或之间服用以便更好地消化乳制品。对于乳糖不耐受症状较重者,可以考虑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

除乳糖不耐受,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牛奶饮用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比如对可发酵的寡糖、双糖等这类碳水化合物高度敏感,某些胃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牛奶蛋白过敏等。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不可简单的归因于乳糖不耐受。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做系统的检查和评估,以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