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篇
2011年10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节气,冷热交替。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2012立春养生篇
处暑养生篇
八月二十三日处暑,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白天热,早晚凉。民俗意义上一般认为立秋之后就是秋天,而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北半球在秋分之后才正式进入秋季。而处暑恰巧处于这两个“秋季”中间,自然也就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处暑仍具有“暑气”,还有夏季“热”的特点。另一方面,处暑也兼备秋季“燥”的特点。
冬至养生篇
12月22日 为冬至。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也”之说,这段文字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
立冬养生篇
立冬,今年的11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
国内首批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之一
“治未病“健康工程发起和实施单位